2010年,OpenStack由Rackspace和NASA(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,美國航空航天局)合作誕生,OpenStack的承諾是要開發一個服務供應商的平臺,建立公共云、用戶可部署完全可實現互操作性的云,從而建立混合云樂園。當時Rackspace和NASA都貢獻了一半的代碼,隨后,OpenStack由供應商和個人貢獻的各種各樣的代碼而發展起來。
OpenStack從誕生到如今的發展已有將近四年的時間了,這期間有很多供應商和個人開發者對其貢獻了大量的代碼,并支持其發展。OpenStack社區逐漸發展壯大,目前OpenStack社區現已有大量的企業支持者,包括Red Hat、Rackspace、惠普、IBM和AT&T,這些企業都為這個開源項目貢獻了成千上萬的代碼。 此外,業界對于OpenStack的宣傳也非;馃。但相比之下,OpenStack發展了這么多年,其用戶的比例還是比較小的 …… 詳細>>
或許,OpenStack也有很多最終用戶,但供應商對于OpenStack的宣傳和支持與終端企業用戶實際部署的情況似乎有點脫節。
有專家指出,OpenStack的發展就像Linux的發展過程一樣。但這次,向基于云的架構過渡是比用Linux替換專有操作系統更大的一次技術變革。
雖然,OpenStack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。但用戶還是有其他的開源私有云平臺可供選擇。如與AWS聯系緊密的開源軟件基礎結構Eucalyptus。
盡管在過去的四年內,OpenStack受到了大力宣傳,但是事實是OpenStack仍然未能得到普及,其中有一個深層原因不能被忽視......[詳情]
OpenStack的核心是構建共有云或私有云的操作系統,但不僅僅是一個通過下載、更新就能夠構建以個云平臺的軟件,它本身還是一個平臺 ......[詳情]
在OpenStack基金會成員對OpenStack用戶進行的調查發現,目前為止使用得最廣泛的OpenStack操作系統,不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和CentOS,而是Ubuntu......[詳情]
OpenStack的內核是開源項目,其代碼是免費的。但是讓OpenStack活躍于世的卻是貢獻了源代碼的廠商,正是它們將其轉變成了企業可以使用的產品......[詳情]